{{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新旺集瓷-2023.06~07月號 /
Written by Steve & Amy
COO and Directer of the Shu’s Pottery.
2023.June & July
今年2023年6月,終於又重新踏上日本。自四年前2019年展開T22產地振興計畫開始,想要了解日本中川政七商店在日本工藝的努力,還有各地地方創生的案例與日本陶瓷產地如何振興的實績,中間疫情襲擊,延後至今大家苦盡甘來,終於期盼到睽違已久的日本海外考察如今成行,這次不同的是,已經是與鶯歌夥伴一起共同參加,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帶領精心規劃的日本地方創生考察之旅。
第一站—常滑市
著名的朱泥急須壺與傳統的陶管製造地—日本6大古窯之一。
除了朱泥急須壺以外,陸上及百貨名產店最多的紀念品就是招財貓,招財貓產品為常滑貢獻很多的GDP呢!
在自行散策的第一日,莫名地走入常滑的小丘巷內,高度似鶯歌尖山堆,正當以為迷路時,眼前幾間民宅每戶都放置四個大瓦斯桶,屋頂接著一支煙囪,原來都是小小的窯場工作室。街上都是用早期製作的陶水管(直筒)、陶電纜管(長方形六孔洞),這些日本早期的工業陶製品,在鶯歌新旺集瓷後巷的吳泉記工廠舊址(現 新益源),也看得到它的幾近一模一樣的製品;路邊的角窯煙囪也都留存下來。
發跡於常滑市的日本知名衛浴與瓷磚品牌Inax博物館中,除了看到燒製大型陶水管與陶電纜管的大型煤炭窯保存完整,也看到早期日式重油與瓦斯的台車隧道窯,這兩項窯爐設備,也是鶯歌早期窯場最常使用的窯爐型式,新旺早期在使用的台車隧道窯都是引進日本技術高砂株式會社的設備,因此諸多的技術背景多來自於日本這個地區。同樣引伸到愛知縣多治見市更是日本磁磚產業的重鎮聚集地。
據考究常滑再往上緊臨不遠的知多市,跟鶯歌窯業在日治到光復初期的關係也有緊密連結,早期知多市陶瓷廠師傅,引進製碗的旋胚法、青釉等技術到鶯歌,例如:新旺的丹青碗。
走在常滑街上就好像回到鶯歌製陶的1920-1950年代,很多早期鶯歌的身影在這裡都有類似的情境。之前笠間陶藝家菊地先生的分享,得知瀨戶早期碗盤製品跟鶯歌早期碗盤極為類似;下次有機會想再往瀨戶走,或許可以找到更多關於鶯歌早期陶業的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