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2025.10 ~ 2026.01月
NEW 新旺集瓷
手作選品企劃展vol.8
【職感風格.質感生活】
展覽期間:2025.10.4~2026.1.4
展覽地點:新旺|集瓷 The Shu's Pottery
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81號
所謂文化,即是日常的痕跡— 在地日常|工藝根植風土,
器物回應生活 陶事手作展
在地日常|工藝根植風土,
器物回應生活 陶事手作展 陶瓷的事|
使用陶瓷的事 陶事的開始,
是日常的喜愛 喝茶要有喝茶的杯子、喝水要有喝水的杯子、喝咖啡要有喝咖啡的杯子, 因為使用細節和用途有所差異,所以必須要分別;
因為單一顏色的日常單調無趣,
所以研究不同質感釉色,
嘗試不同線條造型,製作了很多喜歡的器物。
台灣的日常,其實藏在每一粒沙、每片土、每段生活記憶裡。
陶事展覽以在地素材創作器物,
重新喚醒被忽略的生活之美,
讓器物講述土地與文化的故事。
【所謂文化,便是日常的痕跡】
台灣是一個資源有限但製造業興盛的國家。
我們的生活從來不是純粹的本土,也不是全然的外來,
而是在文化、物料與記憶之間不斷融合成「台灣製造」,
成為我們的在地日常。
開放與融合的環境孕育出台灣文化,
在進口原料與在地素材之間,發展出獨特的工藝語彙。
在這樣的背景下,陶事選擇延伸這種融合的精神—
將進口的長石與白色黏土,結合生活中觸手可及、取之於日常的本地素材。
例如:健身房沙袋中的細沙、建案開挖時翻出的紅土、茶師焙茶後留下的龍眼木炭灰,還有颱風過後縣道旁撿拾的落石碎塊。
【不是因為缺乏什麼,而是忘了擁有什麼】
這些取材自生活的素材,
雖然不起眼,卻深刻記錄著土地的肌理與地方的日常。
它們的加入,並非為了取代專業原料,
而是一種提醒——工藝應根植土地,展現風土。
將身邊素材納入工藝的過程,
是一種重新喚醒的行動:讓我們開始珍惜那些原本被忽略的「物」,看見它們的潛能與價值。
這些「物」能被轉化為有美感、有手感,且貼近生活的工藝品,真正進入人與物的互動關係之中,並重新理解器物與環境、生活與文化之間的連結。
透過這些作品,
陶事希望喚起人們對身邊素材與生活周遭的關注,
重新認識「台灣製造」的深度—
那是一種結合資源選擇與技術實踐的工藝態度。
也期待這些作品能承載家家戶戶的生活痕跡,
那是一段以土地為起點、以日常為歸宿的真實敘事。